服务热线:400-600-1061 (8:30am~17:00pm)
E-Mail:sale@zscqw.com
传真:0510-68880768/728-808
公司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开发区嘉业财富中心6-701

盛阳小讲堂:这 8 类标志不能注册成商标!
直接用国家名称、国旗、国徽:比如 “中国 XX”“中华 XX”,曾有企业申请 “中国李宁” 商标(非李宁官方),因包含 “中国” 直接被驳回;
用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名称:比如 “中南海”“天安门”,即使是做旅游、文创产品也不能注册;
用国际组织标志:比如 “联合国”“WTO”,或其缩写、图案,比如某环保企业想注册 “UN 绿色”,因含 “UN”(联合国缩写)被拒。
典型例子:曾有个人申请 “黑鬼” 作为服装商标,因涉及种族歧视被驳回;
隐性歧视:比如用 “女奴”“蛮夷” 等带有贬低含义的词汇,即使是做小众文化产品,也会因违背公序良俗被拒。
常见踩坑词:“顶级”“最佳”“第一”“治愈”,比如做保健品的申请 “治愈三高丸”,做护肤品的申请 “顶级抗衰霜”,均因夸大功效被驳回;
注意:哪怕是 “极致”“完美” 这类看似 “形容词” 的词,也可能被认定为夸大,比如某家具企业申请 “完美实木床”,最终因 “完美” 无事实依据被拒。
低俗类:比如 “渣男”“绿茶”,曾有奶茶店想注册 “渣男柠檬茶”,因易产生不良导向被驳回;
暴力类:比如 “砍刀”“杀手”,即使是做户外刀具产品,也不能用这类词汇作为商标。
直接用产品通用名:比如卖苹果的申请 “苹果”,做矿泉水的申请 “矿泉水”,做手机的申请 “智能手机”,这些都是全行业通用的名称,无法注册;
用型号 / 规格:比如某家电企业申请 “21 寸电视”,因 “21 寸” 是产品规格,属于通用描述,被驳回。
原料类:比如做面包的申请 “全麦”,做口红的申请 “滋润”,这些都是产品本身的特点,无法区分品牌;
功能类:比如做洗衣机的申请 “省电”,做充电宝的申请 “快充”,同样因缺乏显著性被拒。
近似商标:比如别人注册了 “小米”,你再申请 “小迷”“米小”,且都做手机、数码产品,因读音、字形近似,会被判定为冲突;
侵犯肖像权:比如未经授权用 “刘德华”“梅西” 的名字或肖像做商标,哪怕是做周边产品,也会因侵犯他人权利被驳回。
傍名牌:比如别人有 “星巴克”,你注册 “星巴客”;别人有 “耐克”,你注册 “耐客”,这类明显模仿的商标,会被认定为恶意注册;
抢注知名商标:比如某网红品牌在小红书火了,但没注册商标,有人提前抢注其品牌名,即使注册成功,原品牌方也可申请无效。